五花肉是什麼
雖然我們都吃過豬肉,但還是有些許人在吃的過程中沒有仔細去區分豬肉的類別,其實豬肉還可以分為排骨、筒子骨、五花肉等。而五花肉的肥而不膩又讓很多人為之傾倒,那五花肉是什麼呢?它又具有何種魅力能夠讓我們的味蕾念念不忘呢?
1、五花肉又稱“三層肉”
五花肉位於豬的腹部,因為豬腹部的脂肪組織比較多。而其中又有肌肉組織,所以就成了肥瘦相間的肉骨,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五花肉。從遠處看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有三層,因此我們又將五花肉稱為“三層肉”。
2、五花肉即豬肋排上的肉
五花肉就是豬肋排上的肉,在靠近豬前腿的五花肉價格較貴,因為這種五花肉屬於上等五花肉。不僅價格較貴,而且口感肉質也比較好,烹飪出來的口味不僅肥而不膩,還能夠讓人產生流連忘返的感覺。五花肉一直是一道較具有代表性的菜肴,看來也是有原因的。
3、五花肉是肥瘦相間的肉
五花肉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實質也是非常強的。在挑選五花肉的時候可用手去觸摸會有沾手的感覺,但是肉上沒有血且顏色鮮艷。五花肉分為五層:第一層是豬皮、第二層是豬油、第三層是瘦肉、第四層也是豬油、第五也是瘦豬肉。五花肉的構造看起來很複雜,實際上和其他肉類放在一起還是很好區分的。另外就是五花肉的做法也是很豐富,可以做成東坡肉、南乳扣肉、粉蒸肉等,每種菜系的口感都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根據以上的介紹,我們應該都知道五花肉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豬肋排、“三層肉”。五花肉之所以能夠肥而不膩是因為它的肥肉遇熱后容易化,瘦肉卻是越煮越香;肥肉和瘦肉經過加工烹飪之後就變得互補,因此口味就變好了。
五花肉是三線肉嗎
五花肉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尤其是一說起回鍋肉、紅燒肉大家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些都是用五花肉烹飪而成的。五花肉除了這別稱之外,有些地方還將五花肉稱為三層肉、梅肉、三線肉、三餡肉、方肉等。
1、五花肉是三線肉
五花肉只是其中一個別稱,三線肉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五花肉。五花肉之所以被稱為五花肉是因為豬的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着肌肉組織、肥瘦相間,五花肉、三線肉之名由此得來。三線肉嫩且多汁,以靠近前腿和腹部的分層最為完美、色澤最為粉紅,但是價格也比較昂貴。
2、三線肉就是五花肉
無論是五花肉還是三線肉都是同一種肉,只是稱呼不同而已。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地大物廣,因此很多菜品的稱呼都有所不同。沒有經過了解之前,很多人都以為五花肉和三線肉是有區別的,經過了解之後才認識到原來生活中我們所說的五花肉就是三線肉。最好的三線肉接近豬后臀尖部位,這個部位的五花肉肥瘦厚度都剛剛好,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
3、三線肉是五花肉中的精品
如果更深一個層次去了解五花肉和三線肉,就會發現原來三線肉是五花肉中的精品部分。按照更為嚴謹的說法:三線肉是五花肉,但並不是所有的五花肉都可以稱為三線肉。這句話如何理解?即只有豬后臀尖地方的肉才可以稱為三線肉,豬肋排、豬腹部上的肉只能稱為五花肉,但不能說它們是三線肉。
五花肉一般都有5層肥瘦相間的肉,但傳說中的極品五花肉有10層。不過這種五花肉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極少遇見的,一般都出現在高端的星級餐廳,但我們生活中購買到的5層五花肉也是非常不錯的。
上五花肉和下五花肉的區別
肉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材,而我們吃得比較多的非豬肉莫屬了。尤其是豬肉中的五花肉是很多人都喜歡購買的,因為五花肉可以做成紅燒肉、扣肉、粉蒸肉等。但是五花肉又分為五花肉和下五花肉,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1、所處的位置不一樣
上五花肉之所以叫上五花肉是因為它主要分佈在排骨的局部,通常將排骨剔除出去之後剩下的就是五花肉了;而下五花肉所處的位置在腹部的地方。其實無論是上五花肉還是下五花肉都能夠製作成紅燒肉以及其他的菜肴,但是價格可能會有所不同。
2、肥瘦不一樣
上五花肉的肥肉比較多,瘦肉比較少;而下五花肉則是肥瘦相間剛剛好。因此我們在購買五花肉的時候更多的人都喜歡挑選下五花肉,肥瘦搭配好。做東坡肉的時候選擇上五花肉比較好,這樣製作出來的東坡肉是肥而不膩的;想要做好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回鍋肉,則可以選擇用下五花肉來烹飪。
3、做法不一樣
上五花肉和下五花肉雖然從整體上來說都屬於五花肉,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於做包子的肉餡、餃子餡等都習慣用上五花肉。因為上五花肉的肥肉比較多,做成各種餡料時能夠更加的入味和容易咀嚼;而平時的農家小炒肉等則建議選用下五花肉,下五花肉翻炒出來的農家小炒肉口味更加勁道、口感也更好。
看到這兒,也許很多人才恍然大悟:以前吃五花肉的時候覺得同樣是豬肉為何製作出來的口感有這麼大的區別,原來是五花肉中隱藏了這麼多奧秘。是不是覺得自己又長了一點生活常識呢?經過了解之後,那下次在購買五花肉的時候就可根據自己的所需來購買了。